意见反馈
二维码
返回顶部
雷雨霫《让材料更「有趣」》| CMF趋势LAB_2023特展
NANOxARCH®️(材料乘以设计)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雷雨霫由材料、设计、展览多维角度出发,阐述对可持续概念的深度思考,分享他们于材料可持续中的生动实践。


当“可持续”的口号响彻全球,大众对材料的思维转变和研究变得非常必要。对于材料的可持续处理,不再仅是“垃圾分类”、“垃圾回收”这类生活小事,而是人们的进一步宏观探索与微观解构相辅助的过程。

研究材料可能听起来是一个理性又相对乏味的过程,但通过成功的实践给人类与环境之间关系带来积极改变,又使得这件事情变得「有趣」了。

材料的「有趣」究竟在何处体现?

我们要如何在材料、展览和设计中实现可持续?

2023年3月18-21日、28-31日,「CMF趋势LAB_2023」特展在第51届中国家博会(广州)期间特别呈现,特展从工艺技术、文化美学、生活方式、用户行为等领域深度研究,以样本、实物、案例、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洞察趋势产生背后的逻辑,进而以CMF(色彩、材料和表面处理)创新演绎设计的未来动向与领先的竞争力。

在「CMF趋势LAB_2023」特展系列主题演讲《让材料更「有趣」》中,NANOxARCH®️(材料乘以设计)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雷雨霫由材料、设计、展览多维角度出发,阐述对可持续概念的深度思考,分享他们于材料可持续中的生动实践。以下是雷雨霫主题演讲的内容整理:

■ 雷雨霫女士作主题演讲分享

雷雨霫:“NANOxARCH®️(材料乘以设计)所努力的愿景从未变过,我们希望能够从可持续的角度来探讨怎么让材料成为一个媒介的角色,从而积极影响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这种积极影响被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点是如何将材料变成促使人与环境更加健康的空间及产品;第二点,即是基于第一点之上,探索如何实现人与环境跟空间产品之间的亲密关系。

■ 可持续概念分享

谈及材料,不得不提到社交媒体上的第一热词:可持续。大众对于可持续的认识可能更多地来自于联合国发布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在这里,可持续是一个复合式的概念,它涵盖了城市社区、生态环境、饥饿、贫穷、健康等等人类社会生存问题。其次,全球各国都在谈论的“循环经济”也是基于工业革命的历史渊源之上,大部分国家走的都是粗放式的经济发展路线。

粗放式经济的基础是偏好一次性用材,将地球资源进行一次性使用后进行丢弃、焚烧填埋,最终使得原生资源变少,而垃圾却越来越多。这就直接导致了材料稀缺,使得近些年人们所购买的材料越来越贵。因此,把废料转变成原料的一部分就构成了循环经济的底层逻辑。

■ 可持续问题的本质

原来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人们过度短视地去执行项目及看待事情。所以,可持续的本质就是长远的、系统的视角与短视的、单一环节的视角之间的博弈。这种博弈体现在项目是否平衡及满足所有相关方于人文、经济及环境保护层面的利益。可持续是一个不断迭代、动态平衡的过程,而可持续的未来就应该像大自然一样平等地看待所有物种,造材料和用材料。

01 、材料可持续

基于上述对可持续底层逻辑的了解,雷雨霫从“造材料”和“用材料”两个方面去介绍材料的本身。

■ 材料的三种状态及改造方法

材料的三种状态即原料态、使用态、废料态。废料基本可以分为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如果要把废料变为原料,涉及到recycle 回厂再造以及upcycle直接改造两种方法。

■ 展览的全生命周期

任何空间的创造都要从材料的选择开始。以展览为例,由原材料到生产部件、运输包装、现场搭建......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废料,同时也形成了展览的全生命周期,呈现出一个重生到消亡再到重生的过程。

■ 中国可持续材料系统及材料标准

从2016年开始,NANOxARCH®️(材料乘以设计)就开始在中国找有趣的材料,以废料为原料是它们的主要特征;通过将寻找到的材料累积起来,形成一个中国可持续材料系统。这个系统本质上不是一个材料库,而是以机构和工厂作为材料系统中的小单元,从而拥有产出更多材料的可能。中国可持续材料系统里大多数材料已经实现了标准化和取得了国家相关的质量检测报告,也有部分新研发的材料已经获得了碳减排/碳中和证书。

对于进入系统的材料选择,NANOxARCH®️(材料乘以设计)会着重考虑到它的审美需求、功能需求、质量需求、预算需求等几个方面,同时要将其与严格的材料标准相匹配。概括来说,这类材料要符合“以废料为原料”、“健康零甲醛”、“负责任生产”、“中国本土材料”、“有竞争力的性价比”等要求。再进一步来说,真正好的材料在回收到生产再造的过程中,要充分满足人们对人类健康、环境健康以及经济健康三方面要素的考虑,这就是“可持续材料”的底层特质。

■ 材料图书馆

NANOxARCH®️(材料乘以设计)也会基于客户在某个场景中的定制需求,量身打造可持续材料库,比如在2023年的深港双年展(UABB)中,他们做了一个材料图书馆。通过精选五十多种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材料,用场景的方式展示出一个迷你的材料系统。其中包括了UABB材料/深圳材料/中国材料这样由小及大的三大板块,比如展览在地废料、海洋垃圾再造材料,UABB参展作品中在低碳方面有所创新材料,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再造材料等等。

然而,在展览的设计过程中仅仅考虑材料是远远不够的,它给项目的价值增量相对单一,也增加了材料试错的可能。在设计的全生命周期里,除了材料选择,还有生产过程、建造过程以及展览之后的考虑因素。

02 、材料与设计

雷雨霫通过具体案例的分享来介绍如何更有趣的用材料,也就是如何让前面的材料更好地融入到家具设计、生产及空间打造的过程中。

■ 材料设计与产品设计共创

从材料设计角度出发,NANOxARCH®️(材料乘以设计)团队与聚焦模块化的原创产品设计共创,进行空间类产品的创新。

独立设计师葛麟由原先的电影行业跨到家具制造行业,进行了多种基于木质的模块化家具尝试。他基于桦木而做的系列模块化家具,结构简单。于是NANOxARCH®️(材料乘以设计)希望与他一起探索,如何从材料设计的角度,从结构简单的模块化家具开始,一起让产品变得更加可持续?

■ 秸竹木

往往材料越纯,它的回收价值就越高。而用原材料桦木做的胶合板并不够可持续,因为胶合板材料并非FSC来源木材,且因为含有大量胶,回收价值低等原因。NANOxARCH®️(材料乘以设计)基于葛麟采购材料的预算、工期要求及外观需求,推荐以秸竹木作为原材料,这是更可持续的基材选择。秸竹木是废料再生,100%可回收;其中95%来自秸秆和竹加工边角料,健康安全零甲醛,也有更好的防火性能;这款材料有碳减排证书,产品质量检测也符合需要的物理性能。

■ 废玩积木组合柜

同时,NANOxARCH®️(材料乘以设计)也与合作设计师葛麟基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做了更多综合性的考量。比如,板材和原来的桦木板尺寸不一定吻合,那就需要去调整模块的高度;尽量避免产生边角料,以及金属构件不使用胶黏剂去固定等等。

再考虑到涂料的部分,NANOxARCH®️(材料乘以设计)找到了科思创和嘉宝莉联合研发的一种涂料,他们在材料系统中称之为玉米漆。它是将玉米杆、小麦秸秆合成部分原料,替换掉一部分石油原料,在碳减排方面有显著效益。基于可持续的概念,他们用蓝、绿两大主题色尝试做出了模块化家具,呼应了长效使用的特点,同时也能满足个性化场景的需求。

■ 菌丝材料

最近两年的社交媒体平台上“菌丝材料”比较热门。菌丝材料可以简单理解为是蘑菇的根,在合适的条件下,作为“天然胶黏剂”包裹和粘结木屑、秸秆渣等植物残渣所形成的可100%降解材料。菌丝比人的头发丝还要细,它可以长得无限长,从里到外将周边全部包裹起来。灭活之后,它就形成了一种有厚度的多孔状轻质材料,传统用法是将其做为包装材料、缓冲材料、保温材料。

■ 精油

基于对菌丝材料的应用,NANOxARCH®️(材料乘以设计)与可持续生活方式品牌LONGHAS共同为StellaMcCartney打造了一款精油礼品。通过模拟植物跟真菌长达4亿年的共生关系,用来自植物纤维且有FSC认证的纸材做外壳,内里则是采用菌丝材料,整个包装天然可完全降解,将菌丝材料掰开埋在土里在深圳天气下两个月即可变为肥料。同时,他们结合精油需要配合扩香器来使用的现实考虑,将多孔状菌丝材料包装延展成扩香器二合一功能,满足场景内的持续使用。

03 、展览可持续

从展览的角度来说,材料看似是在为空间服务,但一到拆解的过程,空间就会再次变为产品,回到材料的状态。

如果要遵从可持续的理念,就要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材料复用,这些都需要在前期的设计中有预先的规划。NANOxARCH®️(材料乘以设计)推荐在搭建空间时优先选用拼插的结构,其次选择金属构件。这就可以尽量避免产生垃圾,同时材料也尽可能地实现反复使用。他们还提出未来展览的新思路,即是直接和工厂沟通,进行材料、展具的租赁,可以有效减少成本。

■ 100%可持续模块化互动装置

雷雨霫还分享了团队和童筑文化用塑料瓶再造材料去打造的一个可以温变和夜光的艺术性有趣互动装置。它是由小朋友共同搭建而成,材料会随着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自动温变切换白色和蓝色,而当夜幕降临时,材料就产生夜光效果。

■ 材料展览

另外,NANOxARCH®️(材料乘以设计)在展览中也践行了可持续的理念和设想。为了展示材料的样本,减少垃圾产生,他们尝试用钢筋搭建的初级小三角模块做成展览的每一个部分。其中,每一个模块都是用各类垃圾再造材料来做的,相当于把展示的样品也变成了空间的部分。尽管整体的空间效果比较基础,但这也为观展的设计师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可以不断迭代,创造更多好空间。

雷雨霫表示,“希望我们可以共同更有智慧的转化地球资源。”

“可持续”首先作为一个名词被大众所熟知,然而它更应该是一个动词,代表着不断的探索实践、创新迭代和平衡。

透过对可持续材料的系统性认识和思考,人们看待世界的视角或许有所转变:那些触手可及的事物,都拥有了反复再造的可能。这一切都取决于人们是否能找到对的思路和方法。

究根结底,可持续始终是一个既庞大又细微的时代命题,这些都需要社会共同行动以更快地抵达美好未来。



评论
相关文章
青山周平新作 | 逃离「平滑」,深双·城市寄生家具计划
  • 2023-05-10
  • 作者: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 12 0
+1
田·当代美术馆,抽象的力量形成了秩序
  • 2023-04-17
  • 作者:品界设计
  • 4 0
+1